2024年12月12日下午三点半,应广东省会计学会、广州市财政会计学会和广州大学MPAcc教育中心的邀请,范方仁老师在广州大学5号楼4楼410教室开展了一场关于“民办高校融资策略探讨”的专题讲座,并且同时在线上进行直播。
范方仁,高级会计师,毕业于暨南大学会计学专业,目前担任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财务处处长,长期从事民办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对民办高校的融资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本次讲座围绕民办高校如何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有效融资、确保教育事业的稳健发展进行了深入讨论。会议内容涵盖了融资需求的识别、资金流量预测表的制定、融资策略的选择以及与银行的合作等多个方面,为民办高校提供了宝贵的融资指导。

讲座伊始,范老师首先强调了资金对于学校运营的重要性。他指出,无论是扩大规模、提升教学质量,还是应对突发事件,充足的资金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民办高校需要深刻认识到融资的必要性,并积极寻求合适的融资途径。
在融资需求的识别方面,范老师建议民办高校应通过制定资金流量预测表来明确自身的资金需求。这份预测表需要详细列出学校的各项收支情况,包括学费收入、日常开支、投资活动现金流等,从而帮助学校准确判断资金缺口,提前规划融资策略。
接下来,范老师重点讲解了融资策略的选择。他提到,民办高校在融资时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如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云E信结算、委托贷款以及银行承兑汇票等。同时,学校还需要充分了解不同银行的融资产品和利率情况,以便在谈判时争取到最优的融资条件。
在与银行的合作方面,范老师提出了几个关键原则。首先,学校应尽量避免将收费权质押给单一银行,以免限制自身的融资选择。其次,学校应先与银行进行授信谈判,确定融资额度后再考虑开户事宜。此外,学校还应保持诚实透明的态度,无差别地对待各家银行,以确保公平竞争的融资环境。

除了上述策略外,范老师还分享了一些实用的融资技巧。例如,学校应积极与当地银行高层建立深入了解和信任关系,及时关注银行的动态,抓住新行长上任等业务拓展期,向银行传达学校的融资需求和发展规划。同时,学校还应具备较强的讲故事能力,通过展示学校的发展前景和中长期规划来消除银行的风险顾虑。
会议最后,范老师对整场讨论进行了总结,并强调了融资工作对于民办高校的重要性。他鼓励各民办高校要勇敢面对资金挑战,积极寻求解决之道,为教育事业的稳健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会议的召开,不仅为民办高校提供了实用的融资策略和指导,也进一步推动了教育行业对融资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最后,学员们以热烈的掌声向范老师表示了感谢,范老师也表示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交流与学习,本次讲座至此结束。